人力派遣的種類有哪些?全面解析派遣工作型態
一、依照工作期間分類
1. 短期派遣
這是最常見的派遣型態,主要針對臨時性人力需求,例如旺季加班、突發離職補位、短期專案執行等。合約通常為數週至數月不等。
適合對象:學生、打工族、待轉職者、需兼職者。
特色:彈性大、進入門檻低,但穩定性較差。
2. 長期派遣
企業與派遣公司建立較穩定合作關係,並長期聘用派遣員工(通常超過半年甚至數年)。這種方式常見於行政助理、客服人員、技術支援等職位。
適合對象:希望有穩定收入與工作環境,但又不想擔負正式員工責任的人。
特色:穩定性較高、但升遷機會有限。
二、依照派遣模式分類
1. 一般派遣(傳統派遣)
由派遣公司聘用員工,再指派至用人企業工作,企業負責日常管理,薪資與勞動條件由派遣公司負責。
優點:彈性高、企業負擔少。
常見產業:製造業、倉儲物流、行政支援。
2. 定向派遣(指定派遣)
企業事先指定要使用某位或某幾位勞工,派遣公司再依企業需求「定向」派遣特定人員。
特色:企業有更大的主導權,但也需承擔更多管理責任。
風險:可能違反「假外包、真僱用」的法律爭議。
三、依照用工需求分類
1. 專案派遣
針對特定專案(如資訊系統建置、市場活動、臨時研究調查等),派遣人員參與整個專案流程,結束後即離開。
常見領域:IT、行銷、工程、顧問業。
2. 替代性派遣
用於替補正職員工請假、產假、兵役、留職停薪等期間的人力空缺。人員通常安排具備一定技能與經驗者擔任。
特色:時間明確、責任明確,但合約期屆滿即需離職。
四、依照技能層級分類
1. 技術型派遣
提供特定技術能力的人才,例如IT工程師、設計師、會計師等,通常需具備專業證照或經驗。
薪資:通常高於一般勞力型派遣。
穩定性:視專案與產業而定。
2. 勞力型派遣
特色:流動性高,適合短期工作者。
五、特別類型:外包與派遣的混合型態
有些企業為了降低法律風險,會採用所謂的「外包型派遣」,即由承攬公司提供人力,但實際管理類似派遣,這常被認為是「假外包、真派遣」,在法律上是爭議點之一。
提醒:派遣與外包有明確法律區分,派遣勞工不應受用人企業過度指揮,否則恐觸法。